Shopify是一家电子商务软件开发商,总部位于加拿大渥太华,于2015年5月21日在美国上市。目前服务Shopify的商家已经超过50万,而Shopify从一个滑雪板网店,用了13年的时间才变成了一个十亿美元的电商独角兽。
Shopify将自己定义为一家电商软件服务公司,而不是卖家理解的电商平台。Shopify与亚马逊、ebay等平台最大的区别在于,Shopify本身不参与卖家的商业活动,即不像亚马逊那样提供FBA物流服务,也不像易贝、全球速卖通那样管理卖家的产品和订单处理。
Shopify所做的,就是为卖家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网店托管环境,保证卖家自主自建的网站能够顺利访问,在线支付网关能够畅通。Shopify更像是一个处处为卖家着想的管家。卖家需要什么,他会尽力提供。
Shopify从世界各地招募了数百名优秀的网页设计师,为卖家的Shopify商店定制了数千个商店模板。
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免费或付费商店模板。有了这些精美的模板,你也可以让你的品牌自建店像苹果和特斯拉的官方网站一样漂亮。Shopify为销售渠道提供了数十个插件,可以帮助您轻松同步这些平台上的产品和销售订单,而无需再次在平台上上传产品。
Shopify提供各种应用插件,从产品开发、拓展销售渠道、店铺设计、营销推广、订单处理、财务管理等等。你所要做的就是集中并组合这些应用程序插件来增加销量。
随着Shopify在跨境电商市场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亚马逊卖家也开始通过Shopify自建网站销售产品,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平台,依靠平台的自然流量和自然订单进行直播,更多的是结合平台和自建网站同步销售。
平台和自建站各有优势。如何选择是基于我们自己的产品、技术、资金等因素。大家分享一下独立站的优势吧!
一、客户积累:
卖家都知道,老客户和大客户的维护对于长期的生意非常重要,维护一个老客户的成本要比挖掘一个新客户的成本低很多。因为他的自由,你可以充分利用他的功能,因为你可以不受平台的限制,轻松获得拜访客户的记录或他们的联系方式,这将带来二次销售的可能性。久而久之,你会逐渐拥有自己的客户数据库,可以进行邮件营销、节日问候等。维护老客户,形成二次销售。从长远来看,这将大大节省你的营销成本,提高营销质量。
二、操作简便
显然,操作平台更容易。您只需要在用户界面上传和更新产品信息、管理分类和处理沟通信息。
自我建设涉及相当长的工作链。从网站建立开始,我们就要面对各种技术细节,包括网站维护,然后还要做网站推广、SEO、数据分析等。,使自身建设的效果得以充分发挥。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到,都会严重影响营销效果。用户只需要梳理网络推广的链条,所有具体的技术工作都可以外包。他们不需要参与任何技术细节,只要维护自己的产品信息和客户信息即可。
三.竞争强度
因为平台上卖家多,基本不存在歧视竞争。除非有不可替代的产品特性,否则争取价格的方法只有一个。这条路也是慢性自杀之路。利润越来越薄,新客户越来越少,高竞争强度的必然结果。如果产品没有奇迹般的升级,那就是漫长的自杀之路。
然而,自建网站有足够的优势来展示其产品的独特一面。有合适的场景、刺激的产品视频、现有的客户展示等。,营销材料可以全方位应用。即使客户还有回平台比价的可能,你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就是平台产品无法生产。
1.付费广告推广
在shopify平台开店,一定要明白shopify平台不同于跨境电商平台。不会因为你上传产品就带来自然流量。shopify平台上没有内部流量。为了增加shopify平台网站的流量,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购买付费广告来引流推广。一般付费推广的渠道包括脸书广告、谷歌广告、Instagram广告、Pinterest广告、抖音广告等。根据产品的特点,可以选择客户画像组,进行精准投放,提高KPI。
2.免费且低成本的推广方法
内容营销:
根据网站的产品和主题创建内容。在使用竞争对手分析工具分析shopify上流量的前10大网站中,有一个给力的网站,付费广告流量为0,所有流量来源都是Youtube、直接访问和搜索流量。经过分析发现,网站内容营销是本站能够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,搜索词全部是网站品牌词和产品使用教程。
Youtube、抖音、Instagram等SNS平台都是非常好的内容营销渠道。内容营销虽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,可能不如付费广告有效,但却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。
自建网站以其独特的开放、自由的特点,成为许多卖家经营跨境电商的首选方式。
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采购中心。它在货源上有优势,在销售渠道上没有任何优势。所以,Shopify开发的oberlo插件Dropshipping,非常机智地用寄售的方式,把来自中国的速卖通平台(超低价)作为取之不尽的家仓。
一些海外个人卖家利用自己比较擅长的母语英语,在脸书等多个海外社交平台上玩,为自己的Shopify自建店铺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流量,获得了大量订单。总之,海外个人卖家更注重社交媒体的场外引流,而不是平台获得的自然流量。